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会场全景
与会代表
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的重要作用
发言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梁启东

      

      新型智库是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保障,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要重视官办智库建设,也要重视社会智库建设。近年来,社会智库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产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咨政建言、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储备、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社会智库总体上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扶持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智库政策不健全,缺乏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性安排,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社会智库自身发育不足,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一些社会智库行为不规范,对外交流合作监管不到位。2017年5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对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这是中央第一次对社会智库进行谋划、部署,《意见》是中国特色社会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我国社会智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的基本属性
      社会智库由境内社会力量举办,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采取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等组织形式,具有法人资格,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智库”是在“民间智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它与国外的社会智库及原来的“民间智库”有着不同的、创新了的内涵。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社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把社会智库纳入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体系中。
      中国特色的社会智库,除了有一般性的社会智库、民间智库所具有的经费自筹、以公益性为导向、第三方立场、非营利性属性、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思想产品的特点以外,还有着自己的属性。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智库,必须是属于中国的智库,而不是属于其他国家或被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掌握的非政府组织。
      一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智库应该具有政治属性,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智库机构,它的发展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所以《意见》突出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责任,“坚持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领社会智库建设,坚持立足我国国情,注意吸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智库要牢牢扎根中国,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的重大课题开展咨询研究”。当前,我国进入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改革发展稳定的  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应对、破解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智库建设。
      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的功能定位
      对国内来说,社会智库具有决策咨询功能。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各类社会智库积极参与党委和政府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出现实性强、操作性好、公信度高、影响力大的创新性理论观点和决策研究成果,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出主意、出好主意、出管用的主意,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社会智库与官方智库相比,不足在于权威性不足、公信力不强、影响力不大。社会智库要站位高、立意高,善于从国际视野和全国大局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问题,拿出有创见性的成果。
      对国际来说,社会智库具有提升“软实力”功能。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变局中,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在以负责任大国姿态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同时也面临更多严峻挑战。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面临复杂局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竞争的要素不仅仅体现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方面,更多体现在以思想、文化和智库等为核心的“软实力”方面。作为创新思想的源泉,智库正成为各国“软实力”竞争的新焦点。顺应中国大国崛起进程,迫切需要具有国际化、战略性的新型智库在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出谋划策,提供思想支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树立好中国形象、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的思想和主张,进一步增强中国软实力。
      对地方来说,众多是地方社会智库,以调查研究、咨询服务、区域规划、专业服务为基本功能,以理论宣传、科学普及、智力开发为配套门类的体系,对于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5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进一步规范服务市场,完善社会智库产品供给机制。探索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营造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智库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思路,这些都为新形势下社会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
      加强社会智库建设,要针对民间优势、“非官方”特点,实现错位发展。要突出特色,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展那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在注重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对策性研究的结合中突出应用对策性研究,在注重专业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的结合中突出综合性研究。只有握紧拳头,才能出拳有力;只有资源整合、要素集约,才能集中力量,打“歼灭仗”。社会智库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要把握“第三方”特点,立足独立、公正立场,不偏激不走极端,客观地认识研究问题、提供对策建议。加强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智库建设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强化专业和学科支撑。专业和学科建设是社会智库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一个研究机构,要有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这样才有可能吸引相关人才,形成相对固定的团队;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主打产品,提供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咨询服务;才有可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智库核心价值取向,形成坚实的智库凝聚力、影响力和生产力。所以社会智库要始终把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打造优长和特色研究领域作为主线,加强重点研究领域的科学化设计与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力争使应用对策研究要上台阶、上水平。同时要在具有某些优势的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搞出特色,确定一批长期跟踪研究、持续滚动资助项目,建设具有学科特点、地域特色的“学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智库建设,关键在人才。智库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成果,不可能建设一流的智库。社会智库要发展、壮大,必须凝聚一批学风正、学术造诣深、有大局意识、有较高知名度的人才,必须培养一批年轻的研究中坚。抓住选才、育才、用才等重点环节,创造一个有利于智库人才自由发展、竞争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社会智库一般起步较晚、经济实力和经费有限,加之目前人才的管理体制机制限制,没必要也不可能所有人才都自己招聘、自己培养,所以“借”就是最大的人才战略,说白了就是要“借船出海”“借脑生智”“借地发财”“借鸡下蛋”,吸纳全社会各领域的人才为我所用。所使用的人才,可以是体制内的,也可以是体制外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可以是学术大师,也可以是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和专家;可以是长期签约的,也可以是一次性合同制的;可以是项目组组织的,也可以是“星期六工程师”式的。要以十分灵敏的嗅觉,在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中,发现那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那些学术功底扎实、勇于开拓进取的学科领军人才,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扶持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专家。
      强化调查研究。提倡“走出去”“走下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营养。目前看社会智库实力小、规模小,没有“腿”,所以社会“触角”还不普遍。要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就要更多地了解政情,也要更多地了解民情,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避免“闭门造车”现象,这就要求转变学风,深入实际搞调研。比如围绕政策盲点问题,开展“政策型”调研,多方面收集情况,及时给各级党、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补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围绕社情民意的热点问题,开展“民意型”调研,把群众呼声、百姓意愿及时反映给党委和政府,供决策参考;围绕领导关心的重点问题,开展“参谋型”调研,提高智库成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贴近度”。
      创新管理方式。改变社会智库过分“散”“乱”的管理格局,遵循智库建设规律,积极解决与体制内智库机构、高校的人才认定、职称评定、成果评价、学术标准的衔接,下大力气解决智库定位不清、人浮于事、资源分散、成果转化缓慢等问题,实现人员考核、学术管理、经费管理,以及成果评价、转化、奖励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推进成果评价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由单一注重专家同行评价向政府和社会评价并重转变。把项目建设作为社会智库建设的生命线,积极出产品、更多出精品,形成高质量的应用对策成果。运用大数据平台,为智库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大力积极打造“数字化智库”。加强载体建设,提高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充分利用成果发布会、内参、新媒体推介、经济形势分析会、高端论坛、蓝皮书等多形式对外传播研究成果,扩大社会智库的影响力。
      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建设的环境塑造
      总体上讲,我国的社会智库刚刚起步,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扶持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智库政策不健全,缺乏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性安排,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社会智库自身发育不足,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一些社会智库行为不规范,对外交流合作监管不到位等。目前社会智库与官方智库相比,不足在于影响力不大。在发展上还存在影响不大、权威性不足、公信力不强、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迫切需要给予社会扶持。解决上述困难和问题,促进社会智库健康发展,关键在优化发展环境。当前,促进我国新型社会智库健康发展要优化六个环境:
      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智库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需要对它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的认识。要明确了社会智库的定位和属性,明确社会智库在咨政建言、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储备、国际交流的积极的作用,明确社会智库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上要广为宣传社会智库的作用,形成大力发展社会智库的社会舆论环境。
      公平的政务环境。从社会智库方面来说,作为咨询服务市场主体,有公平的机会和权利获取政府发布的决策需求信息,有公平的机会和权利参与政府部门的项目采购、课题委托与课题合作,有公平的机会和权利参与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包括开展政策研究、决策评估、政策解读等。从政府方面来说,要建立社会智库向党政机关提供咨询报告、政策方案、规划设计、调研数据、意见建议的制度化渠道;政策的实施效果、预算决算执行效果、政府绩效要委托社会智库进行评估;涉及公共利益的立法、规划、政策的制定和修订,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要通过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社会智库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决策部门对社会智库咨询意见的回应和反馈机制,促进政府决策与社会智库建议之间良性互动。
      规范的管理环境。《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登记管理体制,对社会智库实行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其中,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由省区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担任业务主管单位,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其他社会智库由其活动涉及领域的主管部门担任业务主管单位,并由同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意见》明确了部门管理职责,民政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负责社会智库的依法登记、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严格核准社会智库的业务范围。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会智库登记前的审查,对社会智库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财务和人事管理、研讨活动、对外交往、接受境外捐赠资助、按章程开展活动等事项进行管理和指导,协助有关部门查处社会智库的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宣传部门要履行职责、加强监督引导,推动各类社会智库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见》明确了法人治理制度,提出建立健全劳动人事、党建、财务、印章、档案等内部管理制度,推动社会智库真正成为依法自办、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主体。《意见》明确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社会智库的重要业务活动、依法接受境外捐赠资助、重大宣传活动、举办大型论坛和会议等重大活动要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
      多元化的融资环境。要拓宽社会智库筹资渠道,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政府资助式,社会智库可以通过平等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研究咨询活动。基金会捐助式,按照国际惯例,鼓励基金会等组织依法捐资兴办或资助社会智库。还有企业赞助式,承接国内外企业委托课题项目,接受资金赞助。还可以鼓励一些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社会智库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依法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当然,也可以智库机构的有偿智力服务项目,如培训、出版、知识产权开发等。
      完善的人才政策。要完善社会智库人才引进、使用、流动、职称等政策,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充分发挥社会智库联系知识分子、推进理论创新、培养科研人才、繁荣文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的积极作用。围绕社会智库自身定位与研究领域,分别建立专业研究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招聘、使用、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形成政治可靠、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研究专家队伍,以及具备现代社会组织和科研项目管理经验、综合协调能力较强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在职称评定方面,探讨在评定标准和评审程序上参照事业单位性质的智库执行;在人才流动方面,探索推动社会智库与其他智库以及党政机关之间的人才有序流动;鼓励社会智库的高端人才通过各级人大、政协积极参政议政,贡献才智;在人才引进和使用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引进和有效使用国际人才。目前迫切需要改变社会智库过分“散”“乱”的管理格局,遵循智库建设规律,积极解决与体制内智库机构、高校的人才认定、职称评定、成果评价、学术标准的衔接,下大力气解决智库定位不清、人浮于事、资源分散、成果转化缓慢等问题,实现人员考核、学术管理、经费管理,以及成果评价、转化、奖励机制的创新。
      宽松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竞争的要素不仅仅体现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方面,更多地体现在以思想、观念、文化和智库等为核心的“软实力”方面,而作为创新思想的源泉,智库正成为各国软实力竞争的新焦点。要支持社会智库开展国际交流,鼓励社会智库参与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社会智库召开、参加国际会议,发起、参与国际组织,应邀参与境外交流、培训,邀请外方参与境内活动,接受境外捐赠资助,开展国际合作等活动。按照《意见》规定,支持具备国际视野、政治可靠、德才兼备的社会智库专家到国际组织任职。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社会智库申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参与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主办单位:沿边九省区新型智库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