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管两桥”联通为动力 推进中俄沿边开放与经济合作转型升级
发言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院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 刘爽

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增速在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俄贸易逆势而上,成就来之不易。一方面表明中俄领导人对双边经贸关系高度重视,从中央到沿边省区通力合作,优化贸易结构、调整经贸方式、巩固传统贸易、创新合作领域;另一方面表明,“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俄发展战略对接成果初步显现,正在成为提升中俄贸易水平的巨大动力。在中俄贸易额千亿美元的新台阶,上行压力明显增大,但是即将投入使用的中俄东段天然气管道、黑河公路大桥、同江铁路大桥,将为新一轮沿边开放提供重大机遇,推进中俄经济合作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一、加强重点口岸城市建设,推进跨境产业园区发展
随着“一管两桥”的开通,沿边口岸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迅速突显,加强重点口岸和桥头经济区建设,打造沿边经济带核心区,是未来黑龙江省开放发展的重点任务。目前,黑龙江省沿边地区的机场群建设正在抓紧进行,高速公路日趋完备,只有客货运输量最大的铁路还无法满足需要。面临两座大桥通车在即,应尽快将哈尔滨至黑河、佳木斯至同江的铁路改造升级,使黑河与同江纳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通过哈尔滨作为东北亚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沿边重点口岸城市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即将迅速增长的旅客通关提供便捷高效的软硬件环境,为即将增加十几倍的货物通关建设完备的查验和仓储设施;加强海关、边检、商品检疫检验部门的联检与协同合作,尽快实现由大数据和信息智能化支撑的通关便利化。
要将桥头经济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落到实处。发挥重点口岸城市的比较优势,结合相对俄罗斯口岸城市和地区的特色经济,聚焦重点产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矿产品、医药保健品、木材加工、农业机械等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物流网络扩展到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广大地区;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兴建现代化的宾馆、酒店、医院,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方便快捷的银行系统和本币兑换机制,以确保顺畅的资金融通,加快实现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通过打造沿边经济带核心区,带动沿边口岸之间的广大经济落后地区协同发展。要着重发展沿边地区的大农业、大林业,支持重点口岸城市产业建设;发挥重点口岸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沿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新农村建设;吸引人才和劳动人口更多地向重点口岸城市聚集,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变人才洼地为人才高地,促进人口的较快增长,形成若干中等规模城市,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将重点口岸城市打造成“通道建设国际化、产业结构多元化、对外贸易便利化”的开放合作高地,形成龙江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战略支点。
二、加强中俄规划协调互动,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当前,国际发展环境不断出现新变化和新挑战,强权政治、单边主义、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就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抓住“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战略机遇,将对俄罗斯的双边贸易扩展到与欧亚经济联盟等国家的多边贸易。要加强东北振兴与俄远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相对接,将哈尔滨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绥芬河—东宁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国家规划与俄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在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跨境产业园区建设、大项目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走深走实。
2018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上签订的《中俄在俄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归纳了俄远东地区在能矿资源、农林水产、交通运输、航空船舶制造等方面对于中国投资者的合作优势;详细介绍了俄远东地区支持外国投资者的国家政策,以及为中国投资者提供的机遇;推介在俄远东地区开展天然气与石油化工、矿产、运输与物流等合作的七个优先领域;阐释了远东地区中俄经贸合作发展机制。新的规划与以往的规划纲要相比,突出了具体合作内容的表述,求真务实并具有开放性,标志着中俄经贸合作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通过充分协调互动,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俄毗邻地区由于气候地理和处于经济发展末梢而发展长期滞后,投资成本较高,投资风险较大,营商环境有待改善。为此,在桥头经济区和跨境产业园区建设中,中俄双方都要遵守国际合作规则,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快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加强中俄司法领域合作与政策沟通,为各国企业的投资、经营和安全提供司法咨询和法律保障。
三、积极开展中俄人文交流,夯实国际合作民意基础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9月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上指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合作地缘优势独特。中俄互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合作政治基础牢固。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俄罗斯将远东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合作政策保障有力。” 普京总统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在欧亚大陆综合性发展事业中,我们将中国视为我们的重要的志同道合者,天然的伙伴”。目前,中俄两国成立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和地区实业理事会,合作机制完备高效,对推进双方的务实合作将产生重要作用。黑龙江省作为国家对俄开放的前沿,承担着广泛深入开展中俄人文交流的重任。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引领,将世界人民的美好理想和目标追求,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中俄人文合作,通过深入的文化交流,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感情,进一步夯实经济合作的人文基础。
要充分认识开展中俄人文合作的战略意义和地缘政治意义,将“一管两桥”互联互通与维护中俄两国的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紧密联系起来,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提升中俄人文合作的战略定位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高度共识,使两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领域的合作行稳致远,为未来的黑龙江自贸区建设夯实基础。2018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为185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对俄贸易额的17.3%,随着“一管两桥”的联通和运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必将大幅提升,为突破中俄贸易额1500亿美元目标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中俄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