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参会代表
参会代表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 抢抓未来中俄合作新机遇
发言人:俄中友协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为使 “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中国发起成立了两家金融机构,分别是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和法定资本400亿美元的丝路带基金。在这两家金融机构中投入资金,可以同时解决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吸引投资和经贸合作方面的问题。目前,参与亚投行的57个国家中75%为亚洲国家,37个国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为域外国家。中国认缴298亿美元成亚投行第一股东,投票权占26.6%。还有8个国家投票权占3%以上,其中,“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占比分别为:印度占7.51%,俄罗斯占5.93%,韩国占3.50%,澳大利亚占3.46%,印度尼西亚占3.17%;3个域外国家占比为:德国占4.15%,法国占3.19%,巴西占3.02%。
      2016年亚投行投入运营,融资支持10个项目,发放贷款17亿美元。这些融资项目全部位于亚洲,涉及能源、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亚投行融资支持的大项目包括:(1)阿富汗能源供应系统升级扩充项目(1.65亿美元);(2)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边境公路改造项目(2750万美元);(3)巴基斯坦国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1亿美元);(4)印度尼西亚贫民窟升级改造项目(2.16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的项目采用的是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联合融资的方式。
      目前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比稳定,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见下表)。

 



      短期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世界各国的外贸结构影响不大。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台湾,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中的占比为68.5%,2013年降至65.3%,2016年回升到69.0%。“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初期,沿线国家对华贸易所占比重增幅并不明显,仅从2015年的23.7%增至2016年的25.7%。但到了2018年底,占比增至27%,这一比例与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28.4%的贸易占比相差无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俄罗斯和印度,但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不大,都仅为2%左右。这样的比例还是在2018年俄中贸易俄罗斯对华出口的石油等能源产品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得以实现的。之前预计的中俄贸易额能够达到2015年时的1亿美元,2018年实际贸易额达到1.07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2.3%)。
      与对俄贸易额增长一样,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不断加强。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的情况下,2018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为1350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额为64亿美元(占直接投资总额的4.7%)。中国对外投资也存在同样的状况:尽管与2017年相比,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所下降(为1205亿美元),但中国投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金有所增长,达到15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9% 。
      对于俄罗斯来说,必须将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融入“一带一路”中。目前,俄远东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数量少,仅有600万人口,而在相邻的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数量高达1.1亿元 。另外,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无论是铁路、公路、河港、海港还是航空运输网、通讯网、口岸的基础设施都有待改善。直到目前,在中俄界河——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上还没有一座跨江大桥建成,这种状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利于俄中边境贸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将“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建设项目(即连接俄中边境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纳霍德卡港的“滨海1号”交通走廊建设项目,通往扎鲁比诺港的“滨海2号”交通走廊建设项目)争取到亚投行和丝路带基金的资金扶持将有利于俄远东地区的开发。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加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以及俄罗斯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参加亚太地区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分析中国针对这一问题发表的众多学术成果可以得知,“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存在多种界定,既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丝路本身所包括的范围,还有涉及整个欧亚大陆的各种海上和铁路路线。例如,中国出版的名为《“一带一路”》的书中绘制了一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线路图。在这张线路图中除三条经过欧俄部分、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伊朗、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传统线路外,还纳入了一条经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线路,并附上了相关地区的地图。该书中提议建设两条欧亚大陆桥(北欧亚大陆桥和南欧亚大陆桥),即叶卡婕琳堡—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北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在实施过程中,各国应该协商解决参加国的经济发展道路问题,整合发展战略,并充分兼顾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实际情况。建设、发展和完善丝路带途经地区的过境运输基础设施是构想实施的基础,对于俄罗斯来说,2030年前建设北京—莫斯科的高速铁路是践行构想的基础。但是之后俄方又否决了这一方案,因为考虑到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直通中俄边界的铁路线客运量较少,无法盈利。但如果将这条高速铁路与现有铁路线平行来建设,那么在这些铁路竣工后就可以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哪怕是只用于货物运输,也可以使货运时速提高到每小时近100公里。在俄罗斯境内建设高速铁路的方案还有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这条铁路可以像北京—上海铁路一样总是满载乘客。在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运营后就可以快速盈利,所得部分收入还可以用来填补建设莫斯科—北京高铁所需费用。即使是建设一条平行的铁路线也可以大大提高圣彼得堡—莫斯科和莫斯科—圣彼得堡之间的货运效率,也可以为建设莫斯科—北京高铁提供补充资金。
      早在15年前,在伊尔库茨克举办的贝加尔论坛上就曾有学者提到,如何使俄亚洲部分更紧密地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一问题。学者指出,俄亚洲部分(主要指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是该地区和全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巩固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与亚太国家的合作自然应该成为俄远东与世界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9月在伊尔库茨克举行的贝加尔经济论坛上,俄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做的题为《21世纪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建立国际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包含西伯利亚、远东和其他邻国的东北亚国际能源体系具有首要意义”。在这篇报告中划分出俄罗斯在东北亚一体化中的四个基本方向:(1)开发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东北亚建立油气供应网和能源传输线路,这是未来经济一体化的基础;(2)发挥俄罗斯作为欧亚与亚洲之间桥梁的地缘作用;(3)吸引外国劳动力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4)利用俄罗斯科技潜力建设科技园区。
      很明显,俄远东快速发展之路便是落实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因此急需大量资金。这些大项目的资金来源可以是国家预算资金,也可以是公私合作项目参与的大规模一体化进程中的投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与亚太国家开展合作可以被视为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途径的原因。
      制约俄远东、外贝加尔地区与亚太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发达的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程度低、许多制度性问题无法解决(包括立法基础薄弱、投资环境恶劣、俄远东与欧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在俄罗斯大力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战略任务中,中国被视为最佳的外国合作伙伴。首先,只有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才能有效开发俄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因为资源开发需要大力资金投入和较长的时间。其次,西伯利亚和远东开发符合中国利益,有利于助其完成与俄相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任务,还能改善为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再次,借助对华贸易显著增长的“示范效应”,必将间接促进俄罗斯与日本、韩国的经贸合作。在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中俄罗斯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能源的大供应商,也是中国包括技术上较复杂的机电产品在内的多种商品的销售市场。
      哪怕只是落实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一部分,也能够保证远东和西伯利亚乃至全俄的经济状况得以应对危机,满足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此外,还可以明显提高俄亚洲部分的经济基础设施水平,为外国投资者创造具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我们认为,交通、能源、金融中心基础实施项目的建设能够给予俄罗斯的不仅是带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还能够保证补充进外国资金,加速俄罗斯融入亚太一体化的进程。
      在远东地区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还可以解决远东和中国东北的发展问题。中国能够获得俄远东和西伯利亚能源,可以为中国东北地区生产的大宗商品寻找到通往太平洋上远东各港口的出口。对俄罗斯来说,借助于积极参加“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也获得了发展远东和东西伯利亚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