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回忆/纪念/感言
一个学科的突飞猛进——论政治学专家李元书
日期:2010-08-26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一个学科的成长,有的人是从梦想开始;有的人凭自己多年独特的积累一鸣惊人;而李元书(1941年3月生,男,四川阆中人,研究员,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及他主持的政治学研究所成为国内政治学理论研究的一家,却是在艰险相伴中起步的……
    (一)站在巨人之肩,吸纳中外精华,精心培育重点学科成长
    李元书同志1980年参加国务院招考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被录用到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时,已届不惑之年。此前,他把精力最充沛的年华献给了中学教育和县委常委学习秘书工作。新的事业,特别是搞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制度研究,困难与风险相伴。当地国内还是领袖政治、神秘政治年代,人们不懂政治,远离政治,研究政治禁锢多、风险大,国人皆知。他虽然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但所学的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世界史等学科门类,不不能立竿见影用于科研。作为中国政治学,多为普遍性的东西、地方性的东西很少,难以为地方政府服务。研究的经费来源、人员配置、研究成果发表等都很艰难。此时的李元书同志深感任务的艰巨,要把握他一生最后的一次职业选择机遇,只有安下心来,用双倍的辛劳和努力,认认真真去做、去攀登。
    首先,全力以赴,置名利于度外。他取消了休息日,每周六天半工作,夜以继日,只用半天时间休整,以利再战。
    他只讲本院研究生的课,省委党校、黑大、省教育学院等力邀他开课,他均以种种理由推掉了,从而集中精力搞科研,直到2002年才开始给院外、省外研究生讲课。
    其次,抓紧学术积累,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他全家省吃俭用,用节约下来的钱尽量把属于自己研究范围的书刊买到手,以备查找,到目前,他所购、藏书籍逾万册,俨然就是我省政治学的专业图书馆。积极参加与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关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学术界对某些理论问题的研究现状、深度、争论的分歧点和焦点;如果看不了,也要尽量让参与会议的朋友把相关的材料寄来。
    第三,从基础研究做起,坚持先成文。后成书。研究政治学,他首先从弄清“政治”的准确概念开始,为此,他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给予的各种解释,研究了国外学者关于政治的各种定义,分析了国内学者对于政治涵义的争论,最后才作结论。他在研究苏联政治制度过程中,撰写的关于《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发表在《苏联东欧问题》19851—5期)一文,做了10万字卡片,通读了斯大林全集1—13卷,通读了列宁全集25—39卷的重要篇章,还研究了许多有关苏联共产党历史的原始文献和西方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然后写成8万字的资料,最后写成4万字的学术论文。1984年他带该论文去兰州参加全国研究斯大林问题研讨会,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著名学者高放教授认为,“文章写得很深刻,资料很丰富,看来下了不少功夫,很好”。后来他陆续发表了一批相关的有一定影响的论文,又经过大约8年的时间才撰写,列宁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制度及其演变》一书的大部分书稿。1989年3月,英国牛津大学的麦考力教授来我院政治学研究所访问,李元书向其介绍了该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观点,这位教授对当时的我院副院长乔光汉说,“李教授对斯林林问题的研究太深刻、太好了”,要求把该书稿拿到剑桥大学去出版。当时院领导和其达成协议是先在中国出版,然后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1989年“六•四”风波后,书的出版问题搁置了。
    第四,适时调整学科方向,打造重点学科优势。李元书同志由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与院培养研究生专业学科不协调,1989年前后在他对列宁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的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情况下,毅然调整了研究方向,在多年探索政治学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组织全所科研力量集中研究政治学理论及相关学科。李元书同志率先徒垂范,主要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学原理、政治发展、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学、政治传播学、政治心理学等学术领域,涉足了权力、政治权力、政治结构、政治家、政治合法性、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决策、政治变迁、政治稳定、政治文明、政治分化与整合、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行为、政治责任、政治语言、政治宣传、政治辩论、政治选举、政治道德、企业政治、政党、国家、政府、法治、国体、政体、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利益、利益表达与聚集、社会自治、市民社会、利益集团、人民、公民、社会合作主义、权利、自由、平等、正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党国际、国家元首、社会主义理论、依法治国、意识形态、一国两制、当代中国政治等学术理论。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在《光明日报》、《中亚东欧研究》(原为《苏联东欧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红旗文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习时报》等全国性报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新华文摘》、《光明日报》、《高校文摘》、《世界史研究动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30多篇。
    1993年由李元书主编的《现代政治学概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37万字)一书,突破了传统政治学“六论”,即阶级斗争论、无产阶级革命论、无产阶级专政论、国家论、民族论、宗教论的体系。我国政治学家复旦大学政治系主任王沪宁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该书“构建了政治学亲折理论体系”。北京大学政治学基地主任、博导谢庆奎认为该书有“过人之处、惊人之笔”。2001年,李元书的专著《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出版)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该书出版后,《政治学研究》、《学习与探索》发表了书评,称该书是一部研究政治发展的力作、有价值的著作。该书同《现代政治学概论》两书被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的政治专业列为博士生、硕士生的必读书目或入学考试教材,该书还被列为台湾东华大学民族发展研究所硕士、博士的必读书目。李元书研究员的许多成果还被一些青年学者收藏,60岁以下的政治学者多多数都读过。省领导周文华、戚贵元、刘东辉等均对李元书的一些成果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随着李元书同志的政治学研究影响的扩大,1987年,他接任了省政治学会秘书长一职。做学会工作就是无偿奉献,他没有怨言,每年在繁忙中至少要抽出20天的时间,借助一些朋友和自己的努力,积极克服活动经费等困难,一年或两年召开一次理论研讨会。还曾承办过两次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会议和理论讨论会。黑龙江省政治学会成为全国地方政治学会开展工作最好的学会之一。
    中国政治学会201年在昆明召开全国政治学会秘书长和《政治学研究》通讯员会议上,中国政治这会秘书长杨海蛟在会上号召会议参加者向李元书学习,“学习李元书的治学精神,对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宽度”,因为了“弄清了政治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同年在浙江温洲召开的中国政治学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通过海选,李元书当选为学会的常务理事。
    第五,积极研究新兴学科,开拓政治学学科研究新领域。为开创本所具有特色的政治学学科新局面,李元书及全所科研人员共同努力开展新兴学科研究,并在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学、政治社会化、政治传播学、系统行政学、政治生态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1992年所内孙正甲研究员出版了国内第一一政治文化的专著《政治文化》;2001年李元书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从宏观研究政治发展的理论性专著《政治发展导论》。与此同时,该所还把政治学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和所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以教学促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提高教学的理论水平和质量。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先后给研究生开了实用性较强的政治社会学、政治文化、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管理、政治发展、比较政治制度等新兴学科等。这些课程设置在当时较早地与国外政治学研究生课程接轨。
    第六,培养学术骨干,学科建设后继有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人才是根本。李元书同志在主持研究所工作和学科建设中十分重视对学科人才的特色和培养。在还是研究室主任时就开始特色人才,先后从院内外及研究生中调入三名学术骨干,吸收他们参加所课题研究,以整合所的科研力量,并通过面对面地指导,快速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委以重任或给他们提供走向社会的机会。因而,从2000年以后,其中一位成长为副所长,一位成为省政治学会秘书长,一位成为中国政治学会、中国行政学会的理事。对于院内才华出众、有志政治学研究者,李元书也予以极大热情关注和指导,邀请他们参加课题。《学习与探索》杂志社的冯向辉编审就是这样有机会把政治学和法学融合起来,发表了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高水平论文。
    经过数十年的艰辛探索、精心培育,竞竞业业工作,重点学科花落何专业?非政治学莫属,这已成为全院科研人员及省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的共识。
    (二)面向实践和未来,研究实践前沿和理论前沿,增强重点学科的生命力
    “坚持两个面向,研究两个前沿,追求精品”,是李元书同志在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面向实践即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来的重要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面向未来即研究反映社会发展规律、趋势和未来社会的理论。两个前沿则是急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其实现途径是申报课题和有效利用各级政治学会及报刊等平台。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积极申报、承接课题,这既使政治学理论创新和服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又能同时带动重点学科和研究所的发展。李元书同志三十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政治发展研究”、“政治社会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研究”。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四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政治社会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阶级阶层关系研究”。同时还完成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指派的课题,等等。共出版专著5部:主编《现代政治学概论》、《政治发展导论》、《政治传播学》(46万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独立撰写专著《政治•传播•社会化》(55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70万字,国家级课题已结项,正在进一步修改)。合著了《政治行为论》、《历史的抉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等七部。参与的著作有《改革开放与政治稳定》等13部。与此同时,还在各级政治学会活动中和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直接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论文及其他文章。
    在这些著述中,有一些文章引起了党和国家的职能部门、参谋咨询部门重视和采用。如《论非党知识分子是依靠对象又是统战对象》,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1985年第20期。该文是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和本院交办的课题成果。是针对当时工农群众和机关干部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不理解,非党知识分子的许多人对其是统战对象也不理解等问题而写的。该文主要观点,一是从知识分子既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等方面论证了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对象;二是论证了判定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标准,批判了从“世界观”、“家庭出身”等方面划分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错误;三是“从统战对象不是改造对象”、“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统一战线”的角度论证了非党知识分子也是统战对象的论点。论文在1985年召开的省统战理论研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引起了很大反响,赢得了大会和中央统战部研究室负责人的很高评价,并推荐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光明日报》。《民主的理想与发展》入选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对李元书在会议上的发言,当时的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编入会议秘书处编的简报14号。《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论保持和提高执政党的先进性》分别发表在《北方论丛》、《学术交流》的1991年第4期,前者于1994年编入中共中央研究室编的“内参”,1996年收入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主编的《新时期党的建设文库》。《政治权力运行的法治化与对腐败的治理》,2000年发表于《北方论丛》,该文认为腐败产生于人的本性与权力本性的结合,治理腐败必须从硬制度和软制度两个方面入手,中纪委和中央监察部研究所的《研究参考》转发了全文。
    (三)追求学术精品,讲究客观、准确、可用,创新重点学科理论
    李元书同志非常推崇“著书要立说,撰文要立论”,努力做到发表的作品要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和特征,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及具有可运用性。他的很多文章都要经过长时间思考,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可发表。他认为,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社会、对人民、对党的事业最大贡献莫过于创新的理论,尤其是宏大的理论。正因为如此,他三十年来在政治学理论创新方面有较大的社会贡献。
    1、阐述了我国政治走向理想的民主政治的过程和发表阶段的理论。1988年发表的《民主的理想与发展》认为,我国当时的政治制度还是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即“党代制”;从党代制的制度过渡到马克思的理想民主,中间必须经历代议制的阶段,代议制如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样是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该文获中共中央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入选论文奖。
    2、研究和考察了苏联政治制度的特点、形成时间、发展趋向,总结了斯大林领导苏联政治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李元书自1981—1989年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其中《论联共(布)的高度集中及对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政治体制理论的两次转变与苏联政治体制的形成》(《苏联东欧问题》1986年第3期,1989年第1期)等论文概括了苏联政治制度的一党制和执政党本身的高度集中、联邦制变成中央集权制、普选制变为委派制、党和国家对经济与文化实行集中化的部门管理、国家权力机关变成联共(布)的附属品等基本特点;揭示了苏联政治制度是在列宁政治体制理论转向无条件的集中制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李元书同志这方面的研究,在当时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的《中国人看苏联》曾有过介绍。
    3、界定了被称为“权威的”政治定义。他于1986年、1993年、1997年连续发表对政治定义的专门探讨。1997年的《什么是政治?——政治涵义的再探讨》(《学习与探索》第5期)一文,在广泛研究中外学界相关探讨基础上,提出给政治定义的三项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要反映时代的内容、要满足科学定义的一般要求。并评价和检讨了自己前两次定义的缺陷,第三次给政治定义:“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是人们基于某种利益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统治管理体系,以制定政策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关系与活动的总和”。这一定义被政治学界一些学者称为是“权威性的政治定义”,并被收入李铁映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1999年卷。
    4、建构了现代政治学的理论体系。1993年出版的《现代政治学学概论》从政治学的角度使用了政治主体和政治工具的概念,把政治主体区分为基础性主体、代表性主体、工具性主体三个层次,分析和阐述了各个层次间的关系。该书还在国内首次阐述了国家、政治的双重本质、政党的双重地位、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以及法治政治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该书出版后,《人民日报》、《政治学研究》、《上海文汇读书》等媒体相继发表书评,称该书是一部有创意的著作;国外一些政治学学者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5、政治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理论体系的建构。1991年发表的《政治社会学:对象•界限•意义》(《学习与探索》第6期)一文,在国内学界首次对政治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明确的划分。是国内最早研究政治社会学学者。该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新华文摘》1992年第2期全文转载。
   6、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整体社会自治及其发展三个阶段的理论。1994年发表《论社会自治》(《学习与探索》第5期)等多篇论文。他是国内最早研究社会自治的学者之一,其理论研究贡献:一是提出了整体社会自治的概念,揭示了它的根本特征是自治体的全体成员都自觉地、自主地参加对社会事物的管理。二是分析和阐述了社会自治与政治民主的联系和区别;重点分析了自治与政治民主在性质、历时性、表现形式上的区别。《论社会自治》得到学界好评,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认为该文是“经典性著作,是研究自治的必读文献”。
    7、在学界最早提出并阐述“保持和提高党的先进性”的理论。他于1981年开始研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还是禁区。1991年在《北方论丛》、《学术交流》上分别发表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论保持和提高执政党的先进性》两篇论文。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提法。
    8、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发展阶段的理论。1998年发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发展》(《理论探讨》第3期)论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作了回答。该文进入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视野。
    9、系统阐述了政治发展的理论。2001年出版的《政治发展导论》一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从宏观从普遍性的意义上研究政治发展的理论性著作。
    10、在国内最早研究政治社会化理论。发表发《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2期)、《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研究领域》(《文史哲》2002年第3期)等10余篇论文。这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2000年获美国柯比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选的“优秀论文”奖。
    11、建构了政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他于1998年开始研究政治传播学,在国内属于较早研究这一学科才学者之一。主要成果是,200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的46万字《政治传播学》,在该专著中建构了中国学者设计的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12、系统阐述了政治发展的理论。2001年出版的《政治发展导论》一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从宏观上、从普遍意义上研究政治发展的理论性著作。2008年他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70万字,这是继《政治发展导论》后第二部研究政治发展的专著,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从中观上考察当代中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政治发展提出的要求。
李元书研究员目前虽已退休,但他仍旧在关心中国政治发展过程和中国政治改革的道路。他依旧继续学习,探索攀登,将在2010年左右计划完成政治发展研究的第三部书——《政治制度理论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该书将具体探讨政治制度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架构和改革的内容、步骤方法、突破口等理论及操作性的实践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的政治学科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已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元书同志已成为我国政治学、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著名学者。李元书同志不惑之年起步,天命之年快马加鞭,而顺之年功成名就,古稀之年将再攀高峰,这就是一个学科突飞猛进的驾驭者的超常足迹和不懈的追求。李元书同志真正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人活着,总要为社会做点贡献”,“我在社会科学院多年的工作,就是建设了一个学科,成为了国内一家,带出一个队伍,培养了一批人才”。为此,1993年他开始享受国务院津贴,1996年被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被中共黑龙江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授予终身荣誉研究员称号,2008年被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龙江文化建设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