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儒:应创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作者:侯儒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9-01-23

      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基础雄厚,与北方文化融合独具地域特色,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潜力巨大。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我省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点,不仅提升我省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丰富现有旅游体系,而且对全省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将民族文化旅游纳入全省旅游发展规划

      应学习借鉴云南省成功经验,重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一方面依托我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缘区位优势,借助省内成熟资源的知名度,将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红色旅游、历史遗址遗迹游、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有效整合,一体规划,系统布局,突出我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使旅游内容多元化,既扩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也优化当前旅游线路,延长旅游项目生命周期,丰富我省旅游文化属性。可重点打造“赫哲族+渔猎东极游”“鄂伦春族+山地文化游”“蒙古族+草原温泉养生游”“达斡尔族+湿地鹤文化游”等系列精品旅游专线。另一方面鼓励旅行社在发展旅游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整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礼俗、歌曲舞蹈、服饰美术、传统节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民族歌舞曲艺表演和民族体育竞技等项目,在原有旅游线路上增设具有趣味性、文艺性、体验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侧重差异化策略,从单一观光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化。

      优化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环境

      应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和旅游精准扶贫等机遇,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明确工作路径,找准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导向性作用,激励企业和民众开展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政府出台政策,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招商引资、项目包装等途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民族特色食宿和服务行业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投入。二是加强培训。为提高我省旅游服务水平和技术质量,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定期举办针对规范接待流程、礼仪等服务类培训班和民族历史文化、工艺品设计制作的专业类培训班,建立长期、完整的分类培训机制,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三是调动积极性。应注重社会的参与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民族文化旅游项目,激励广大民族群众参与旅游服务,调动其在旅游产品打造、文化传承、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形成社会合力。

      打造龙江民族文化旅游金字招牌

      一是打造演艺品牌。首先,应注重内在文化资源的发掘,继续探索在保留传统民族特色基础上,将少数民族优秀文艺作品继续艺术创意开发,使传统艺术与现代美学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的艺术形式全新整合重构,除参加一定的公益演出外,还可以与文化传媒公司签订商业演出合约,强化品牌建设力度。其次,利用我省民族文化艺术的原创性资源,聘请专家与我省民族歌舞演员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实景演出,打造知名品牌。再次,围绕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出一批具有龙江魅力的民族文化精品大戏。最后,借助各地区文化馆、歌舞团、艺术团把创作成熟的文艺节目改编成旅游产品搬到景区,提升龙江民族文化演艺的品牌效应。

      二是打造节日品牌。应充分抓住我省几个人数较少的少民族节日独特这一优势,深挖我省民族节日文化资源,以民族节日为平台,拉动全省季节性民族文化旅游。以民族节日为主题,增设体育、文艺、娱乐等参与性强的辅助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充分体验我省少数民族风情,增加印象。

      三是打造饮食品牌。将民族旅游区的餐厅风格、物品设施、餐具等注入民族特色元素,为特色文化量身定做设计策略。充分发掘民族旅游区少数民族美食特点,针对游客推出富有北疆民族特色的餐饮品种。

      四是打造旅游商品品牌。依托我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推动研发生产具有民族特色和龙江底蕴的高中低档文旅纪念品,将民族特色工艺品植入旅游产业中,采用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工艺制作模式和工厂式机械化生产模式,对商品包装进行精心设计,以品牌化策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民族文化消费产品为旅游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我省民族工艺品作为出访礼品,提高旅游产品影响力。

      扩大龙江民族文化旅游知名度

      一是精心设计旅游宣传产品。应树立我省民族旅游整体形象,征集民族旅游主题口号,为民族旅游宣传定位。二是创新宣传方式,扩展宣传范围。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如争取让更多知名真人秀节目到我省民族地区选景拍摄,让更多人了解到我省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抓住中俄博览会、龙粤合作会、哈洽会等大型展会和冰雪节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纪念品赠送等方式进行民族文化宣传推介。三是推进市场主体开展宣传。支持民族地区艺术团和民族歌舞团向文化传媒公司商业运作。各民族地区应加强与旅游公司和旅行社的合作,鼓励旅游公司增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四是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人的作用,将非遗活化于旅游业中,规模大的民族地区例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可推选出一名民族形象大使,宣传本民族历史文化。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