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孟宪生:牢牢把握经济改革的前进方向 作者:孟宪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更新时间:2018-12-19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伟大的历史创造和经济体制变革,推动中华民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大踏步前进。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力见证了近代以来亿万华夏儿女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实践首创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正是顺应人民的需求和渴望。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处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辩证关系,不仅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使中华民族摆脱百年欺凌而重新获得自由,开启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古人云,“三十而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上的建立,除了历史的“眷顾”之外,更重要是历经人间“风雨”,不断走向成熟。恰恰有了三十年的艰辛探索,才愈加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来之不易,愈加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维度看,这种必然性和重要性集中体现在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动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正是以人民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为出发点,党带领全国人民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着手变革传统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仅释放了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制度优势,而且为破解市场经济的公平缺陷创造了重要条件。历史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发展的重要纽带。但是,资本逐利的天然本性决定了如果没有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发贫富分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现实物质条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0年来,正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由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尽管如此,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与时代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继续不断加以完善。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发展导向,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一,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基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宏观调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国家更有力量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更有力量实施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更有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要不断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满足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需求,进一步激活壮大民营经济创新和创造活力。

  第二,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同时,要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充分发挥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促进共享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线。提高劳动要素生产率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受历史条件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仍然存在较大规模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就业群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瞄准这部分群体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转化遇到的关键制约因素,加强制度的公共供给,引导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和社会流动水平的提高。这不仅能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使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这正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