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清 刘明明:【黑龙江特色文化研究⑨】工业文化:为国铸器高擎振兴旗帜 作者:李作清 刘明明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24-01-16

      黑龙江是新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农业文化走向工业文化的先行地,工业文化薪火相续。工业文化是龙江最闪亮的坐标之一。龙江工业历经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熔铸优秀传统和时代光华,塑造了铸基塑魂的石油文化、扛鼎担当的动力文化、躬身向阳的煤炭文化、战寒立志的森工文化。龙江的工业文化以初心使命的政治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标识、大气磅礴的恢宏气质,鼓舞龙江人接续奋斗,以“百千万”工程为基,吹响了新时代向工业强省进军的集结号。

大国重器 国宝雄风 一重集团 于占坤 摄

      苦难辉煌,初心使命向振兴

      为国铸器的初心使命,彰显了黑龙江工业文化开路躬先、历久弥坚的红色特质。这里是东北工人运动的摇篮,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工人党组织的诞生地,书写了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有毛泽东视察的第一家工业企业,并留下“给全国工厂作出榜样”的殷殷嘱托;这里有“共和国国宝”“共和国掌上明珠”“两大机床”“三大动力”“十大军工”等享誉全国的工业文化标识;“三十五个全国第一”是一段光荣记忆,是一种使命情怀,它所焕发出的文化活力必将为黑龙江新型工业化提供精神滋养。工业文化是工业血脉里奔涌的长河,新时代黑龙江全面振兴需要激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工业文化精神,鼓舞接续奋斗的斗志,激活与时俱进的活力。

      雄关漫道,长子担当献动能

      胸怀大局的长子担当,铭刻出黑龙江工业文化矢志忘我、甘于付出的奉献特质。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间,黑龙江累计为国家贡献占全国总产量1/2以上的原油,1/3以上的木材、大重型机械和电站成套设备,1/10的煤炭,为新中国工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亟待启航,三家分别制造工业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重型装备企业共同承担起为新中国研制能源动力装备的重任,“三大动力”诞生出的两百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首创,为新中国工业巨轮启航提供了引擎和动力。“动力标识”承载着高歌猛进的时代记忆,书写龙江工业故事,铸就了龙江人民在工业文化中的精神坐标,彰显了工业文化的厚重,历经岁月未蒙尘,时代光华更璀璨。

      复兴伟业,砥柱中流闯新途

      砥柱中流的奋斗自强,擘画出黑龙江工业文化勇担使命、开拓奋进的磅礴气质。黑龙江工业发扬勇担使命的风骨,在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船舶动力等领域,铸就事关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的“大国重器”,“以器强魂”升华了砥柱中流的文化精神,鼎新为鼓舞人心的生动教材,在“上天”“入海”“探月”等领域展现了伟大复兴路上的“龙江担当”。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黑龙江工业应时而为,因势而动,走出了一条从“三足鼎立”到“四柱擎天”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的奋进之路。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由单一向全面、由传统向新质,龙江正以实业兴省、实干兴邦的磅礴气势擘画工业强省的宏伟蓝图。

      勇于担当、激流勇进的工业文化是龙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文化底色,是龙江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精神动能。忆往昔,龙江不畏苦难,是新中国最早进行工业布局的地区之一;铸辉煌,工业最强脉搏曾经在这里跳动,老工业基地文化印记,让过去的创造成为新的创造的春风。看今朝,龙江工业文化坚定了强省信心,增强了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的底气,以“干”当头,以“劲”为鼓,敢闯敢干加实干,雄关漫道中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望未来,龙江工业文化激活了发展新动能,放眼自主创新,以特色优势重振工业新途,照亮了黑龙江产业发展的方向。

      (李作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明明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