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俄罗斯所所长马友君文章 作者:马友君 来源:黑龙江日报手机版 更新时间:2018-05-30

      2018年5月30日,我院俄罗斯所所长马友君在《黑龙江日报》第14版理论版块发表文章,文章题为《建设中俄跨境合作区路径分析》。现全文转载如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开放范围和层次的进一步拓展,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的完善,沿边地区跨国合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已经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1991年以来,中俄经济合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两国经济合作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过低迷、徘徊和高速发展的时期。今年前四月中俄贸易同比增长近30%,商务部预计全年双边贸易将超1000亿美元。进一步夯实中俄合作的基础,探索沿边合作方式是新时期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对此,应在中国东北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开发对接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中俄两国政府赋予跨境合作区更加开放的先行先试政策,在外商投资管理、跨境产业合作、沿边金融改革、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及相关领域探索沿边跨境合作区的新政策新体制。

      在大项目、重点产业上下功夫,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建互利双赢的跨境合作区是促进两国沿边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有效途径。从最近中美贸易之争及中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仅仅靠贸易合作难以支撑不断发展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产业、投资合作将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首先要选择两国都利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旅游业。在增加投资的基础上,增加科技、人才的投入,逐渐在沿边地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小镇,承接中南部地区产业北移。

      二是开展大项目合作。由于历史因素,除了国家能源项目之外,中俄区域合作缺少大项目支撑,这是导致合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远东地区大开发、“中国制造2025”与“俄罗斯创新2020战略”等,促使两国发展聚焦对接,打造新的跨境区域经济增长极。未来在产业合作选择方面,要集中选择我省优势的产业,利用现有地缘和人缘及语言的优势,开展大项目合作。我省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相对不发达;国有大型企业占比较高,中小企业数量较少;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多,新兴科技企业数量少。这种情况决定了我省与俄罗斯的企业开展大项目合作具有优势,可以通过双方大企业的对接与合作,推动大项目合作的实施。我省懂俄语人才较多,与俄罗斯气候相似,对俄罗斯国情认知较为客观。这些都是对开展大项目合作的有利条件。

      三是发展重点产业。利用俄罗斯远东开发的契机,在重点产业对接方面,选择双方都认可的项目进行合作。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重点产业,解决我省配套产业不足的瓶颈制约,有利于增强重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布局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争取政策支持,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实现互利共赢

      一要选择设立跨境合作区区域。从中俄未来合作发展趋势看,跨境产业合作将成为重点。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符合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并且中俄双方都有深入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意愿。特别是黑河大桥通车后,中俄双方的经济区建设为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提供重要契机。为此,要积极向国家争取设立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将这一意向纳入中俄两国政府会晤框架,赋予黑河先行先试政策。深入开展中俄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矿产及农产品等全方位领域合作,争取把跨境经济合作区打造成为中俄能源原材料集散中心。发挥地缘优势,依托中俄两国资源和市场,吸引中俄两国产业转移聚集,逐步打造承接跨境和跨区域产业转移和中俄进出口生产加工。依托黑河与布市健全的城市功能,加快吸引国内金融机构集聚,积极引进国外银行、证券机构进驻黑河发展,为跨境区内中俄两国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离岸金融服务、跨境贸易人民币卢布结算等业务,为国内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并购提供相关资金托管、离岸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二要选择双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合作。跨境产业合作区应以双方产业协调发展为切入点,要通过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破解对俄经济合作数量不大、质量不高及产业发展滞后难题,为国家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探索新路径。同时,建议比照国家境外合作区政策给予跨境经济合作区相应政策支持,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联合承建跨境经济合作区,从而解决我省资金难题,加快跨境产业合作区整体同步建设。发展对俄农业合作是我省最大的产业优势。发展中俄农业合作,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解决我国粮食进口多元化问题,帮助我省农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

      三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我省对俄沿边产业基础发展薄弱,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产业体系,按照现有的政策难以建立配套的产业发展基础。未来我省对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必须要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这也是跨境经济合作的发展重要途径。因此,要吸引企业在合作区落户,就必须通过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财税等政策的支持,规划建设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基地。在具体的产业规划中,应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生产成本低、具有竞争优势的加工制造业。

      四要大力推进边境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程度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因此要实现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跨越式发展,就应该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实现两者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由于历史、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我省沿边地区人口稀少,严重制约了跨进产业园区、经济合作区等口岸经济的发展,对此,可以考虑出台支持沿边城市发展政策,吸引外来移民落户沿边口岸城市,增加口岸对移民的吸引力,提高沿边地区居民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同时,应适当降低资金申报门槛,减少国家、省划拨资金配套比例,最大限度地给予优惠扶持,从而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综合能力,使重点口岸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以及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集点,形成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城市产业体系,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口岸的管理也要适当调整,给口岸更多的经营自主权。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所长,东北亚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