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君: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作者:孙元君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9-07-04

      孙元君

      内容提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主题鲜明、内容博大、逻辑严谨、理论深邃、立意深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从十九个方面对这一思想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新境界的哲学基础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基础几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基于“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实践判断和实践支撑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新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它有着与以往一切时代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一般说来,不同“时代”的理性界定是以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状态为基本依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判断来自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长的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结果就是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理论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推出新思想,新思想也要能够反哺新实践,要具有时刻回答时代之问的逻辑和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不断回答新时代赋予的新问题、新课题、新使命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应势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新情况新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的国内现状,面对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践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之问。

      围绕这一主题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出发,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深刻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了“八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

      纵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这一思想之所以正确,能够为党、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之所以能够承担起指导新时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就在于它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过程,就在于它把握住了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看清了发展的本质。正因为能有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才庄严地宣告,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新境界的哲学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同步进入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度越来越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路径,坚持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永不褪色的活的灵魂和理论品格,它们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尊重这一革命传统,并将其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中。指出,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这里,不仅仅把“实事求是”当作思想方法,而且进一步提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将实事求是进一步细化,形成了诸如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等具体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表明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且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认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建党、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治党理论的重要内容。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可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个好传统、好习惯,已经融进到我们党的肌体和血液当中,成为我们党具有高度正能量的文化基因,更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和辨别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基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承担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并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根本宗旨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集中体现在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成为指导为人民谋幸福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新时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使命,就是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美好、至高无上、公平、共同富裕等关键词很好地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初衷。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为人民谋幸福放在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第一位置,这意味着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历史使命的第一选择,是民族复兴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一论述更是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理念,又是这一思想的民生理念。

      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从多元的视角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关于历史规律,他指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历史规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他指出,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关于调动人民积极性,他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关于发展结果的评判,他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他指出,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途径方法,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汇集民智民力,善于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